视频详情

      7月1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万凌先生油画作品捐赠仪式在东山景观亭张万凌美术馆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孟乾坤,副县长郭德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左红,市博物馆副馆长田倩出席仪式。

      仪式上,张万凌介绍了向家乡捐赠的70余幅个人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理念等。

据了解,张万凌1954年出生于宁县春荣镇,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七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擅长油画,其作品主要表现家乡陇东黄土高原自然风貌和芸芸众生,生动描绘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时代精神,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

640.jpg      640 (1).jpg

“作为宁县人,我在宁县有着重要的生活学习和创作经历,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我的成长记忆,更滋养了我的艺术生命。此次捐赠作品,既是出于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热爱,也希望能为宁县的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在接受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张万凌说道,“这些画作凝聚着我对本土生活的感悟,期待它们能丰富家乡的艺术收藏,促进油画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让更多家乡父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通过文化反哺家乡,树立公益典范,倡导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宁县的发展,为家乡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640 (2).jpg
张万凌油画作品阳光记忆 李建琪 摄

此次捐赠的70余幅作品,涵盖了他多年创作的代表作,既有描绘陇东风光的风景画,也有刻画西北农民精神面貌的人物肖像。例如《玉米丰收的季节》中,烈日下勤劳善良的农人,传递出一种辛劳与疲惫,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阳光记忆》里,30名农人在厚重的土黄色调中绽放出苦涩而温暖的笑容。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对黄土高原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刻记录。美术评论家王登渤曾评价他的作品:“他的笔下,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均着力去表现这块土地与生命的矛盾,那绵延不绝直压天际的黄土塬,浓重的黄色基调,密布的彤云,斑驳皴裂的土质均传达出这片土地对生命的拒绝和扼杀,但稀疏分布在这片土地和他画作当中的每一点绿色,每一条曲折的山路小径,土墙围起的几个院落、几眼窑洞、几扇锈蚀褪色的门扉以及山道上低头前行的牲灵又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存在。”

640 (3).jpg
张万凌美术馆外景 陈龙 摄

640 (4).jpg
张万凌美术馆一角  陈龙 摄

据了解,对于此次捐赠的70余幅油画作品,宁县开辟了专门场所,装修布展了张万凌美术馆,目前场馆布展工作已全面完成,将择期开展并对公众开放。张万凌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家乡的回馈,更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推动。正如他在2024年参加的“春来,宜归乡”艺术展主题所揭示的,艺术家的创作基因里,家乡永远是最深刻的篇章。未来,这位年过七旬的画家仍将继续用他的画笔,描绘西北大地的壮美与温情,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的灵魂与力量。